临时抱佛脚。
节拍与节奏
拍子 beat
基本律动
节拍 meter
若干拍子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合成节拍
- 单拍子二拍子,三拍子
- 复拍子由相同的单拍子结合而成的
素数拍只能是单拍子
拍号 time signature
表示节拍
节奏 rhythm
由音符的不同时值组合构成的模式
古巴颂乐
[..X.X...|X..X..X.] (2-3 形式)
or
[X..X..X.|..X.X...] (3-2 形式)
极大均衡原则 maximal evenness
将起拍尽可能均匀分布
16 拍节奏性包含 5 个起拍,平均间隔

第一个起拍位于第 0 拍,可以得到种
相位 phase
同一节奏型选取不同起点形成不同相位
节奏奇性 rythmic oddity
不包含对径的起拍对(起拍的对径点不是起拍)
古巴颂乐的节奏型具有节奏奇性
距离序列
[X..X..X.|..X.X...]
[ 3 3 4 2 4 ] 距离序列
[ 0 + - + - ] 轮廓 contour
轮廓
contour[i]
表示下一个相对这一个是增加、相等还是减小
轮廓同构:B 的轮廓循环移位得到 A 的轮廓
影子节奏
拍点位置在原节奏两个拍点中间
[X..X..X.|..X.X...]
[ 3 3 4 2 4 ][ 3 3 4 ... 距离序列
[ 0 + - + - ] 轮廓
..[3 3.5 3 3 3.5][3 3.5 3... 影子节奏的距离序列
[+ - 0 + - ] 影子节奏的轮廓
古巴颂乐和它的影子节奏轮廓同构
音乐基础知识
- 声波是纵波
- 振动频率决定音乐中的音高(pitch)
- 振动幅度决定音乐中的力度(dynamics)
- 听到声音的响度(loudness)是由传入空气的压力决定的
- 声音持续时间长度对应音乐中的时值(duration)
- 振动波形(waveform)决定音乐中的音色(timbre)
音乐会音高中央 C 上方 A 定义为 400Hz
声音的物理属性
声压 - 力度
空气压力
声压水平 - 分贝
人对声音强弱感觉不是线性的,用声压水平度量
是 1000Hz 听觉下限阈值,此时单位为分贝 dB
波形面面观 - 振幅包络 envelope
ADSR
振幅
|
|------/\---------------- 极大振幅
| / \
| / \
| / ---------
| / \
| / \
|/ \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时间
|< A ><D>< S ><R>
- Attack 起音
- Decay 衰减
- Sustain 持续
- Release 释放
频谱图
描述声音的各个频率成分随时间变化的图形
泛音列
把声音的各个频率成分从低到高排列起来的序列
傅立叶级数
两种视角
- 把一个振动(函数)描绘成随时间变化的图形,显示时域(time domain)上的特性
- 把该振动在不同频率上的振幅描绘出来,显示频域(frequency domain)上的特性
打击乐器 - 噪音
乐音体系
音乐中所使用的、具有固定音高的全体乐音构成的集合
- 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元素
- 音列全体音级从低到高排列
- 半音、全音
- 音名
- 基本音级C D E F G A B +变音记号→变化音级
特别注意
异名同音
一个音级可以有不同的音名,相同音高不同音名称为等音(enharmonic)
唱名
- 固定唱名法 fixed do
- 首调唱名法 movable do
- 按照 mi fa 和 si do 半音,其余全音规则排列
记谱法
音符代表的时值是相对长度,以四分音符为一拍,全音符的时值为 4 拍。
全休止符在上、二分休止符在下
- 高音谱号(谱号)
- 中音谱号(谱号)
- 中心位于三线,指明中央,即的位置
- 若将中心置于四线,称之为次中音谱号
- 低音谱号(谱号)
谱表
记有谱号的五线谱
- 单谱表
- 联合谱表
- 用连谱号联结起来的若干单谱表
- 大谱表= 高音谱表 + 低音谱表
音程
两个音级之间的距离
音程中高的音称为上方音/冠音,低的音称为下方音/根音
音程的名称由度数和半音数共同决定
度数 | 半音数 | 名称 |
---|
一 | 0 | 纯一度 |
二 | 1 | 小二度 |
2 | 大二度 |
三 | 3 | 小三度 |
4 | 大三度 |
四 | 5 | 纯四度 |
6 | 增四度 |
五 | 6 | 减五度 |
7 | 纯五度 |
六 | 8 | 小六度 |
9 | 大六度 |
七 | 10 | 小七度 |
11 | 大七度 |
八 | 12 | 纯八度 |
特别注意
- 基本音级上的四度不全是纯四度 F-B 是增四度
- 基本音级上的五度不全是纯五度 B-F’ 是减五度
(二、三、六、七)
大音程 小音程
减音程 增音程
纯音程
(一、四、五、八)
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
- 协和音程
- 完全协和音程 纯四度、纯五度、纯八度
- 不完全协和音程 大小三度、大小六度
- 不协和音程
毕达哥拉斯理论
频率之比越简单,音程越和谐
- 纯五度
- 纯四度
- 大六度
- 大三度
- 小三度
- 小六度
- 小七度
- 大二度
- 大七度
- 小二度
- 增四度(三全音)
拍音理论
频率和的两个声音叠加,拍音频率
不含拍音的为协和音程,含有拍音的为不协和音程
实际中,拍音频率小于 6 或者大于 120 的也算作协和音程,而 33 时最不协和
缺陷:相同音程在不同音区会发生变化
振动方程与泛音
一维振动方程
对弦上微元作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得
其中
式为弦两端固定的边值条件
方程的完整解为
称为弦振动的第个振动模态
频率为的振动频率
梅森定律
- 弦的固有频率
- 称为基频,相应的声音称为基音
- 对应的声音统称为泛音
- 对应第一泛音,对应第二泛音…
- 泛音列
- 记基频,则固有频率序列为,这个序列称为泛音列
波节与波腹
振幅为
令,可解得波节,类似可解波腹
拨弦
拨弦给定了振动方程的另外两个边值条件:初始形状和初始速度
初始形状可以表示为一个折线函数,同时满足
这是折线函数作奇延拓后的正弦展开
对初始速度方程,满足
假定松手时弦静止,即,则
最终结果(在弦的中央拨弦)
振动频率为,为基频的奇数倍,即在固有频率中只出现
几何解释
在处拨弦,弦的振动应当始终关于对称,只有基频奇数倍的频率的振动模态波形满足此条件
管乐器
管乐器空气柱振动的边值条件与弦振动不同
振动的空气柱会超过管的端口,需要进行端口校正
声速,频率,波长,有关系式
若不计端口校正,则管的开口位置总是处于振动的波腹,闭口位置只能处于波节,这给出了边值条件。通过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到管长与波长的关系
对于开管乐器,最长的波长满足,记为基频,则泛音列为
对于闭管乐器,最长的波长满足,记为基频,则泛音列为
即闭管只有偶次泛音
超吹:产生泛音列中第二个频率
- 长笛是开管乐器,超吹产生的是高八度的音
- 单簧管是闭管乐器,超吹产生的是高十二度的音
律学
三分损益
假设宫的弦长为,从此开始,向上(纯四度)得到徵,从徵向下(纯五度) 得到商,再向上得到羽,再向下得到角
线长与频率成反比,将徵和羽除以 2,得到高八度的两个音级(数字表示弦长)
假定宫音对应中央 C,由此产生五声音阶
问题:音程宫-角比例不是理想大三度的整数比,而是
从角继续出发,向上得到变宫,向下得到变徵,形成七声音阶(古音阶)
通过三分损益不停作和可以得到十二律,得到的高八度音比清宫 C’ 略高,形成旋宫不归问题
五度相生
假设音名对应频率为,用纯五度作为生律元素,不停向上,超出八度则多将其降低八度,直到产生全部十二个音名
问题:音程C-E比例不是理想大三度的整数比,与宫-角相同。
毕达哥拉斯音差
在得到 #E 后,继续向上构建应当得到与 C’ 等音的 #B 但是在降低一个八度后,这个音的频率是
这个略大于的数便是毕达哥拉斯音差
即从出发连续向上构建次纯五度(个半音),然后降低个八度(个半音),回到了比略高的位置
音乐的类型
- 单声音乐
- 单一曲调构成的音乐
- 例如 没有伴奏的独唱、独奏、曲调作同度或八度重叠的齐唱、齐奏
- 多声部音乐
- 复调音乐
- 不同声部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,按照对位法结合在一起
- 例如 里切卡尔(Ricercar,无插部赋格)
- 主调音乐
- 以一个声部为主要旋律声部,其余声部相对缺少独立性,对主要旋律声部起伴奏、烘托作用
纯律
- 纯八度
- 纯五度
- 纯四度
- 大三度
由此可以得到
纯五度得到,纯五度得到,进而
纯率中的正三和弦,,都符合简单整数比
问题
- 五度音程不协和,比例
- 有两种不同的大二度(全音):,,为,而,为
- 谐调音差
- 转调问题(是由于五度音程不协和引起的)
谐调音差
从出发升高个纯五度(),再降低个八度和个大三度(),得到
即回到比略高的地方。数值被称为谐调音差
十二平均律
音分
两个频率分别为的声音之间的音分数等于
对于平均律,半音之间差音分
各种换算…
音乐会音高
音乐与随机性
- 随机变量,取值范围
- 随机事件的概率
- 在取值范围内所有概率列成表,称为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
- 条件概率…
马尔科夫链
移动到下一个状态的概率只与当前状态有关,与过去所有状态无关,称为无记忆性
时间齐次:若马尔科夫链中所有条件概率不随时间变化,此时可以用矩阵刻画马尔科夫链的行为
转移概率
构成的矩阵称为转移概率矩阵,有性质(每一行元素之和为)
高阶马尔科夫链:下一个状态与过去个状态有关,称为阶马尔科夫链
噪声音乐、音乐
功率谱
- 随机序列的平均功率沿频率轴的分布
- 等于序列自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,自相关函数反应了随机序列的自相似性
无标度噪声
- 功率谱为常数,各频率上平均功率相等
- 白噪声是一种无功率噪声,自相关函数除去原点为,任意时刻随机变量取值的涨落与前一个状态无关
- 功率谱密度在频率轴上是常数,即等于
- 白色音乐
布朗噪声与棕色音乐
- 从一个音级出发,随机得到之一,表示下一个音级升高或降低的半音数(或音级数)
- 有较强的自相关性,其功率谱密度反比于频率的平方
粉噪声
- 噪声
- 产生方式
- 若干骰子掷给出初始状态
- 之后第次掷骰子按照到的二进制改变的比特数掷前个骰子,其余保持不变
白噪声(假设功率谱密度为)在固定带宽的任意频段上平均功率等于常数
粉噪声在任意八度频段上平均功率等于常数
调式、音阶与和弦
调式
- 若干音级围绕某个有稳定感的中心音级,按照一定音程关系组织起来的乐音体系
- 中心音级为主音
自然大调
由两个相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成,每个四声音阶的四个音级之间分别构成大二度 大二度 小二度音程
两个四声音阶之间相隔大二度
从主音开始 全全半全全全半
I | II | III | IV | V | VI | VII |
---|
主音 | 上主音 | 中音 | 下属音 | 属音 | 下中音 | 导音 |
小调
自然小调
由两个不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成,每个四声音阶的四个音级之间分别构成大二度 小二度 大二度和小二度 大二度 大二度音程
两个四声音阶之间相隔大二度
从主音开始 全半全全半全全
- 和声小调:将自然小调的第 VII 级音导音升高半音
- 旋律小调:将和声小调第第 VI 级音也升高半音,以去除和声小调 VI-VII 之间的增二度
- 旋律小调下行时恢复上行时升高的 VI 和 VII 级音,与自然小调的下行音阶相同
特别提醒
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的升与还原不在调号中体现,只标临时升降号
升号调
按照五度循环规律依次考虑以 C, G, D, A, E, B, #F, #C 为主音的自然大调音阶,每次多升一个音级
主音 | 升号数 | 升号音级 |
---|
C | 0 | |
G | 1 | #F |
D | 2 | #F, #C |
A | 3 | #F, #C, #G |
E | 4 | #F, #C, #G, #D |
B | 5 | #F, #C, #G, #D, #A |
#F | 6 | #F, #C, #G, #D, #A, #E |
#C | 7 | #F, #C, #G, #D, #A, #E, #B |
此时已经升满七个音,再升没有意义
降号调
对称考虑反方向五度循环,以 C, F, ♭B, ♭E, ♭A, ♭D, ♭G, ♭C 为主音的大调音阶,每次多降一个音级
主音 | 降号数 | 降号音级 |
---|
C | 0 | |
F | 1 | ♭B |
♭B | 2 | ♭B, ♭E |
♭E | 3 | ♭B, ♭E, ♭A |
♭A | 4 | ♭B, ♭E, ♭A, ♭D |
♭D | 5 | ♭B, ♭E, ♭A, ♭D, ♭G |
♭G | 6 | ♭B, ♭E, ♭A, ♭D, ♭G, ♭C |
♭C | 7 | ♭B, ♭E, ♭A, ♭D, ♭G, ♭C, ♭F |
等音调
十五个自然大调中存在三对等音调(在十二平均律键盘乐器上,音阶在键盘的位置完全一样)
调式之间的关系
关系大小调
平行大小调
近关系调
每个调式有 5 个近关系调
X 大调 | 属音大调 | 属音大调的关系小调 |
关系小调 | |
下属音大调 | 下属音大调的关系小调 |
x 小调 | 属音小调 | 属音小调的关系大调 |
关系大调 | |
下属音小调 | 下属音小调的关系大调 |
和弦
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 传统和弦按照三度叠置原则构建
三和弦
- 按照音程排列,最下面的称为根音
- 中间的音与根音成三度关系,称为三音
- 最上面的音与根音成五度关系,称为五音或者冠音
按照两个三度的类型可以构成四种三和弦
- 下方大三 + 上方小三 = 大三和弦
- 下方小三 + 上方大三 = 小三和弦
- 下方大三 + 上方大三 = 增三和弦
- 下方小三 + 上方小三 = 减三和弦
七和弦
在三和弦上再叠加一个七度音,命名按照三和弦类型 + 七度类型
三度结构 | 命名结构 | 名称 | 简称 |
---|
小三 小三 小三 | 减三和弦 减七度 | 减减七和弦 | 减七和弦 |
小三 小三 大三 | 减三和弦 小七度 | 减小七和弦 | 半减七和弦 |
小三 大三 小三 | 小三和弦 小七度 | 小小七和弦 | 小七和弦 |
小三 大三 大三 | 小三和弦 大七度 | 小大七和弦 | |
大三 小三 小三 | 大三和弦 小七度 | 大小七和弦 | 属七和弦 |
大三 小三 大三 | 大三和弦 大七度 | 大大七和弦 | 大七和弦 |
大三 大三 小三 | 增三和弦 大七度 | 增大七和弦 | |
为什么没有增增七和弦?
增七度半音数与纯八度一致,听感上与增三和弦一致
- 七和弦至少包括一个不协和的七度音程,所以都是不协和和弦
- 实际作品中大小七和弦(属七和弦)、大七和弦、小七和弦、减七和弦、半减七和弦较为常见、其他七和弦较少出现
- 重升号和重降号的使用是为了满足三度叠置原则
和弦的转位
- 三和弦
- 第一转位(六和弦),此时低音与高音相差六度
- 第二转位(四六和弦),此时低音与中音、高音分别相差四度和六度
- 七和弦
- 第一转位(五六和弦)
- 第二转位(三四和弦)
- 第三转位(二和弦)
和弦标记
- 用罗马数字表示和弦根音在调式音阶中的级数
- 用上标和分别表示减三和弦和增三和弦,大、小三和弦不加上标
- 用下标和分别表示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
近关系调的定义
给定自然调式 X,另一个调式 Y 是 X 的近关系调,如果调式 Y 的主和弦是 X 各级大、小三和弦中的一个
和弦的功能
正和弦
- 以主音、下属音、属音构成的和弦
- 分别称为主和弦、下属和弦、属和弦
- 主和弦 I:稳定、结束、完成,开始处往往也用主和弦,强调音乐的调性特征
- 属和弦 V:不稳定,与主和弦形成对比,进行到一半、尚未结束的感觉
- 下属和弦 IV:连接和过渡作用,从主和弦出发,或者连接到属和弦
和声进行
- 一定和声范围内的和弦连接
- 正和弦的连接进行
- 正格进行 I - V - I
- 变格进行 I - IV - I
- 复式进行 I - IV - V - I
大调的和弦进行

虚线表示从主和弦 I 开始可以到达任何和弦
对于小调式,只需改变图中各级和弦的属性
解决
从不协和的和弦出发,连接到协和和弦或者较为协和的和弦,这样的和弦进行
在调性音乐中,所有和弦进行最终都要解决到主和弦 I
旋律与对称
- 移调
- 严格移调:把一段旋律中每个音级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半音数
- 调性移调:适当调整半音数,使得移调后的各个音级仍然在调式音阶中
- 逆行
- 倒影
- 将旋律中的上升音程用相同半音数的下降音程代替,将下降音程用相同半音数的上升音程代替
- 选取不同的水平直线做对称轴得到不同的倒影
- 严格倒影…
乐音体系的数字化
分类、关系
集合上的一个二元关系是中元素有序对构成的集合
中的一个子集合
对,称与有关系,当且仅当,简记作
- 关系的三种性质
- 自反性
- 对称性
- 传递性
若集合上的一个关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性质,称其为上的一个等价关系
八度关系
设乐音体系是由 8 个八度和构成的,等音的音级视为相等
八度关系是乐音体系上的一个等价关系
等价类
给定集合上的一个等价关系,对任意两个元素,如果与有关系,则称与等价,记为,定义的子集合
为包含的等价类
- 等价类的性质
- 不重:任意两个等价类或者相等,或者互不相交
- 不漏:集合可以表示成若干互不相交的等价类之并
- 即:给定上一个等价关系,得到集合中全部元素的一个分类
音类、音类空间
按照八度关系形成的等价类
八度关系把所有音级分成 12 个音类
12 个音类构成的集合称作音类空间
音乐变换群
群
对非空集合,存在一个代数运算,满足
- 结合律:
- 中存在单位元,满足
- 对任意,存在逆元素,使得
称代数结构是一个群,通常将运算称为乘法,逆元素记为,中元素个数称为这个群的阶,记为
特别提醒
群中运算不一定满足交换律,满足交换律的群称作交换群或Abel 群
由一个元素生成的群称为循环群,这个元素称为生成元